主办: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人民政府 © 版权所有 2018
承办:乡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晋ICP备11006016号 网站标识码:1410290008
涉密文件严禁上网
临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:使用大于1366*768分辨率/IE10.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!
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、是扩大农村经济规模,适应市场竞争,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。近年来,乡宁县农业通过结构调整、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,开展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,在培育专业大户、建立龙头企业、发展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,实现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一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
近年来特别是新一届县委、县政府组成以来,乡宁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重中之重,按照“核桃产业主导、若干特色并进、畜牧养殖同步、精深加工跟进”的思路,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,农业产业化已经取得重大成效。目前,全县核桃栽植总面积达15万亩,苹果栽植面积5万亩,花椒栽植面积3万亩,翅果栽植面积6万亩,油用牡丹10000亩,葡萄6000亩,双季米槐6000亩,食用玫瑰3000亩,长山药1000亩,全县经济林30万亩,农民人均1.5亩。同时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,牛存栏5万余头,猪存栏9万余头,羊存栏14万余只,鸡存栏85万余只,各类畜牧规模养殖511户。全县共培育41家龙头企业,53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,“一村一品”的农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。
二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
当前,全县农业产业化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,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劲态势已经形成。同时农业发展不平衡、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,距离农业现代化尚有不小差距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1、主导产业大而不强。从2010年开始,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,将核桃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,目前核桃产业已初具规模,但其作为县域主导产业,带动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。一是核桃苗木品种杂乱;二是市场价格波动较大;三是管护技术还有待提高;四是农户种植信心不足。
2、特色产业配套不足。除了核桃产业外,还有苹果、花椒、翅果、双季米槐、油用牡丹、食用玫瑰、长山药等经济作物,可谓说是“百花齐放”,但特色产业给农民带来的效益却不明显。一是基础设施脆弱。由于乡宁特殊气候条件,易发生风灾雹灾,对农作物生长非常不利。绝大多数果园没有搭设防雹网,一旦发生风灾雹灾果农损失较大。二是冷库建设滞后。大型冷库是苹果价格的“稳压器”,苹果从树上摘下甚至不下地就直接装筐进库,商品率能达到95%以上,冷库能使苹果季产季销走向季产年销。全县每年的苹果产量近5万吨,目前没有大型的冷库设施,只能选择在地头出售或是异地储存,大大降低了苹果的商品率。三是产业链条较短。产业链条的长短,决定着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大小。目前,多数农产品加工链条短,只是简单的初级加工或粗加工,农产品附加值低,可以说只有一个“链条节”。加之生产上是家庭式分散经营,营销上各自为政、小打小闹,规模难以形成,链条难以延伸。
3、“龙头”带动能力不强。一是农业投资大、见效慢、融资难。资金短缺仍是大多数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,县财政资金扶持有限,缺乏扶持经营主体的专项资金,加之扶持资金使用分散,扶持效果不够明显;由于相当部分经营主体缺少专业生产基地,无法进行规范的信用评估和评级授信,难以获得金融支持,造成关键时候“无米下锅”。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、规模小、能力弱。龙头企业整体规模不大,深加工能力不强,开发创新能力不足,高附加值产品不多,辐射带动力还很有限;同时普遍缺乏高素质管理技术人才,企业经营规模不大,市场竞争力不强。三是企农利益联结不稳定、不充分、不完善。绝大部分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关系较松散,缺乏稳定性,在组织化程度上普遍偏低,难以有效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;农产品信息市场发展滞后,信息咨询、信息服务等还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需要。
三、几点建议
农业产业化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,同时也是保障脱贫摘帽、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主要抓手。推进农业产业化,政府主导作用至关重要,只有做到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、群众参与,才能实现产业发展、农户受益。
1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。核桃产业作为县域的农业主导产业,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,延伸核桃产业链条,加快核桃产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。一是做好核桃高接换优。针对乡宁核桃品种杂、产量低、品质劣等缺点,建议将核桃苗木高接换优作为民生实事之一,加大补贴力度,夯实核桃产业的主导地位。二是强化示范引领作用。建议在各乡镇进一步加强示范园园区的标准化建设,对示范户给予一些优惠政策,发挥科技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。三是加大技术力量支撑。进一步加大核桃管护技术的培训力度,通过实地示范培训等措施,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。在核桃管护的关键节点,还可以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种植基地,针对性地开展核桃管护培训,进一步提高核桃种植的经济效益。
2、做精做优特色产业。特色农业的关键点就在于“特”。一是坚持走好“一村一品”发展路子。统筹考虑乡宁的自然条件、地域特点,制定全县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,研究确定“一村一品”指导意见,因地制宜发展杂粮、林果、葡萄、核桃、长山药、翅果、畜牧养殖等,让各乡各村的农业产业各具特色。二是多措并举提高特色产品质量。建议县政府着手研究制定果品标准、规范栽植技术,做好农技推广,进而提高产品质量。三是探索农牧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。建议建立有机肥加工基地,整合全县有机肥资源,尽量做到“原肥不出县”,为下一步发展有机农业做足保障。四是着力拉长农业产业链。建议出台农业加工业发展扶持办法,培育发展大型核桃加工厂、花椒加工厂、果品加工厂等,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,提高产品附加值,打造特色农业品牌,让乡宁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、走向世界。
3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,在带动现代农业发展,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,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一是做好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衔接。在“企业+农户”的基础上,进一步探索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、“公司+协会+农户”等新型联结模式,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,使其成为互相依存、互相补充的利益共同体,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领域。二是抓好经营主体的作用发挥。农民合作组织是实现“小农户”与“大市场”对接的桥梁和纽带。建议进一步加大农业合作社扶持力度的同时,加快各种特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,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扩大规模、统一标准,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。
主办: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人民政府 © 版权所有 2018
承办:乡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晋ICP备11006016号 网站标识码:1410290008
涉密文件严禁上网
临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:使用大于1366*768分辨率/IE10.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!